儿科医生推荐小朋友饮用果汁来作为维生素C的来源,而且因为果汁口味甜,儿童接受度也很高,有时还会建议有便秘问题的儿童多喝果汁,虽然果汁不无好处,但也有潜在的不利影响,例如果汁单位热量、单糖比例高,与导致龋齿与肥胖的风险都备具争议,2017年5月美国儿科学会便建议家长们不应给婴儿喝果汁,就算是1岁以上幼儿也有一些原则要留意。
一般来说,果汁中的营养最主要成份为碳水化合物,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和山梨糖醇等,浓度从11~16%以上不等,而母乳和婴儿配方乳的碳水化合物浓度则仅有7%,加上水果中的山梨糖醇因为吸收效率差,所以大部分的山梨糖醇仍会留在消化器官中等待与粪便排出体外,所以如果大量摄取果汁,非常容易导致婴幼儿碳水化合物过多,进而吸收不良,整体未被吸收的糖也会在肠中提升渗透压,最终引起腹泻。
同时也正因为如此,过去有许多人也会推荐婴幼儿借由饮用果汁来改善便秘的问题,包含北美儿科胃肠病学与肝病营养学会、便秘营养指南中,都建议可以利用一些果汁(梅子、梨、苹果)中所含的山梨糖醇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帮助增加婴儿排便的频率和粪便的含水量,藉以改善便秘,但拿捏不当也可能导致慢性腹泻、胀气、腹痛等问题。
针对婴儿所需,甚至有美国厂商推出专为婴儿设计不额外添加糖与漂白剂亚硫酸盐的果汁,然而美国儿科学会官方网站更写到,多数市售果汁几乎未含纤维,这是果汁的坏处,而尽管是现打果汁,如果未经高温消毒,也可能含有对儿童有害的病原体,如大肠(Escherichiacoli)、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species)和隐孢子虫属(Cryptosporidiumspecies)等,严重可能导致溶血性尿毒症,不得不注意。
尤其针对未满6个月大的婴儿,母乳或婴儿配方奶是他们的唯一养分,因此在添加副食品之前给予果汁,很可能影响宝宝食欲,使果汁变成母乳替代品,导致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铁、钙、锌的摄入量减少,反而让宝宝营养不良。
而6个月大到1岁以前的婴儿,美国儿科学会也建议完全避免食用果汁,原因是牙齿长时间暴露于果汁中的糖,是宝宝造成龋齿的主要原因,尽管用水稀释也不一定能降低风险,但仍旧可以给婴儿吃水果泥,长大1岁大之后,则能将果汁用作点心的一部分,但不能让宝宝一整天拿着瓶子一点一点的啜饮,也建议勿把果汁当作奖励来安慰孩子的心情。
2015年最新发布的美国膳食指南中指出,尽管建议直接以食用水果为主,但一般人仍得以100%纯果汁的形式最多摄取至每日水果需要量的一半,那么在我国建议1~6岁幼儿,每天至少摄取2份水果,若要喝100%纯果汁,也建议最多不得超过240毫升(约等于1~1.5份水果)。但以柳橙汁举例,在过去几篇研究中曾发现果汁对于成人健康的益处,但对于未成年人的影响则未确知,因此到底该不该喝果汁?
果汁营养密度高因此容易一下喝过量,导致热量摄入过多,有项研究发现,果汁1天喝超过350毫升与肥胖之间有关联,其他研究则又发现,饮用多量果汁的儿童比饮用较少果汁的儿童不仅长得比较高、BMI也比较低,或甚至有研究指出果汁摄入量与生长之间根本没关,最近期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不同100%果汁的摄入量与肥胖无关,因此「果汁与肥胖」仍是需要未来更多研究投入佐证的议题。
总结,对6个月大以下的婴儿来说,母乳或婴儿配方乳是唯一养分,另外果汁不仅对婴儿来说不好消化,也容易导致蛀牙与食源性疾病感染的风险,但若6个月大以上,适度给予果泥还是可行的,对于成人来说,尽管导致肥胖与否的结论未定,还是鼓励直接吃水果,更有利于摄取纤维量和避免热量摄取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