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生吃蠔中含寄生虫的食品安全风险生蠔、甲壳类海产都是自助餐常见的食物之一,在大口品尝美食之前,我们可以多了解生蠔的生长习性,食得开心又安全。
蠔是生长在海水或咸淡水交界处的滤食性贝类水生动物,其体内容易积存环境中的污染物,包括化学性的污染物,如工业废水中的化学物质与重金属、耕作或养殖使用药物的残留,还有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如细菌与病毒等,因此养殖生蠔的环境水质,必须有特别的要求与监控;而供生吃的蠔也只能从特定的水域捕获或养殖。
生蠔上常见的寄生虫是海洋蠕虫(MarineWorms),通常栖息在蠔生长区域的水底沉积物中。而由于蠔壳上有海洋蠕虫赖以生存近似基质,所以海洋蠕虫常常在蠔壳的外部裂缝中发现。蠔的外壳都不是光滑的,有很多凹凹凸凸的坑洞,那是穿孔海绵(Clionasp.)所制造的壳孔,蠕虫便是居住在孔中。曾经,海洋蠕虫的存在更代表蠔的新鲜度,佐证蠔从海水捕捞不久。基本上蠕虫都是生长在蠔的外壳上,而在脱壳过程中有可能使蠕虫掉落或被蠔刀推到蠔肉上。海洋蠕虫不会伤害蠔,但有研究指出,开生蠔前可浸于饱和盐水中15秒能移除海洋蠕虫。
目前,虽暂未有研究显示蠔壳上的蠕虫对人类健康构成影响,但还有病毒及微生物的风险,所以任何海产都建议煮熟食用。而购买及进食前可参考以下建议:
应光顾卫生及信誉良好的餐厅,不要购买来历不明和外表异常的蠔;购买贝类时,要留意双壳是紧闭的,如发现外壳有破损或开口,不应购买;将贝类海产外壳彻底冲刷干净;贝类海产经高温烹煮至完全熟透最少需要3至5分钟,需烹煮至蠔肉紧缩及裙边卷曲,方能进食;幼童、长者、孕妇、肠胃敏感或免疫力较弱者等高风险人士,应避免进食生或未经煮熟的蠔。辛辣及酸性的调味料,包括:日式芥末、辣椒酱、柠檬汁、醋及酒精等,皆不能把致病的细菌及病毒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