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是一种人类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细菌,可引起严重的食源性疾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也被称为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或产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其潜伏期约为1-10日,通常为48-72小时。症状包括腹部抽筋、血性腹泻,及偶有发烧及呕吐,大多数病人可在10日内康复,但少数严重者可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其特点是急性肾衰竭、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污染途径为何?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常见于反刍类动物,例如牛、羊的肠道与排泄物内。因此,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口粪途径,即食物或食水直接或间接被反刍类动物粪便污染,后再经进食未煮熟的食物、饮用受污染的水、处理受污染的食物或接触受感染的动物而令人体受到感染。此外,发生于家庭、托儿所、安老院等的密切接触也可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极少量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已足够引起人类感染。在过去因食用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中,所涉及的食物包括未经煮熟的牛肉和其他肉类、未经高温消毒的牛奶、各种新鲜的蔬菜(如青瓜、豆芽、菠菜和生菜)、未经高温消毒的苹果汁和芝士。
怎样才能避免受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