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515-5012


二号站吃糖过多小心“甜蜜的忧伤”

文章来源:未知时间:2021-08-17 点击数:

直以来,糖果、甜品、巧克力等甜食都被视为“快乐之源”,能够缓解消极的情绪,就像甜食广告里演的一样,给人一种恋爱的甜蜜。
 
不过,近日美国堪萨斯大学临床心理学家团队研究发现,吃糖多了不仅不会开心,反而能加剧抑郁症状。他们在英国《医学假说》杂志上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摄入太多糖分可引发与抑郁症相关的代谢、炎症和神经生物学过程。
 
研究人员在该校发布的新闻稿中说,冬季是抑郁症发生较多的时期,冬季日照减少会打乱一些人的昼夜节律并影响睡眠,2号站总代让他们陷入抑郁之中。一些抑郁的人会吃更多甜食。然而,吃糖虽然有时可以短暂改善情绪,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据记者了解,加入糖分的奶茶、碳酸饮料等如果摄入量过多,也会对心理状态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使人产生淡淡的忧伤。
 
吃太多糖易出现炎症
 
“冬季光照减少会打乱一部分人的昼夜节律,最终导致5%至10%的人陷入抑郁。”堪萨斯大学临床心理学副教授斯蒂芬·伊拉迪说,“‘冬日抑郁症’会促使人们吃更多的糖,这也是患者的共性之一。”
 
研究发现,某种意义上讲,糖就像毒品一样,有立即提升情绪的效果,但如果剂量过大,就有可能产生与最初愿望相矛盾的、有害的长期后果,例如让情绪变得更糟、降低幸福感、加剧炎症或导致体重增加。
 
这也是研究人员在针对大量有关食用添加糖对生理和心理影响的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他们分析了全球一系列有关摄入糖分对生理和心理影响的研究,发现吃太多糖更容易导致身体出现炎症,而与炎症相关的一些激素会导致大脑进入抑郁状态。
 
“抑郁症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炎症。”伊拉迪解释说,“当提及炎症性疾病时,出现在我们脑中的通常是糖尿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些疾病具有高度的全身性炎症)。抑郁似乎和这些疾病无关,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炎症激素可以直接将大脑推入严重的抑郁状态。所以,发炎的大脑通常是一个抑郁的大脑,而添加糖对身体和大脑都有促炎作用。”
 
伊拉迪团队还发现,吃太多糖对体内微生物的影响也可能是抑郁症的诱因之一,2号站总代理因为有些微生物可能在有较多糖分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产生某些化学物质,使人更易抑郁。
 
“我们的身体里有超过10万亿个微生物,很多微生物都知道如何侵入大脑。” 伊拉迪说,“其中有益微生物侵入大脑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幸福感,从而有助于其自身的繁荣。但也有一些寄生物根本就不考虑我们的利益,会在添加糖摄入过多的情况下大量繁殖,产生使大脑处于焦虑、压力和抑郁状态的化学物质,并导致严重的炎症。”
 
此前,英国伦敦大学也发布过一项研究,过度摄入甜食以及含糖饮料可能会诱发抑郁症和常见性精神障碍等心理疾病。研究采用了超过1万名年龄35岁到55岁的英国公务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的比例为 66.9 %。研究人员30多年来对这些研究对象进行了十几个阶段的跟踪调查,其中对研究对象食物中摄入的糖分进行了专门的调查。
 
研究结果显示,那些糖分摄入量排在前三分之一(每天摄入量超过 67克)的男性与其他男性相比,5年后出现精神障碍与抑郁症的几率要高出23%。同时,对于那些本就患有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男性来说,大量摄入糖分还会增加其5年后抑郁症复发的风险。
 
还需因人而异
 
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糖、烟、酒并列为癌症的三大诱因。世界卫生组织也证实了吃糖过多会促使大脑迟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变笨,同时还会增加糖尿病、脂肪肝、心脏病、肥胖等疾病的发生几率。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科主任韦莉萍表示,一般来讲,成年人一天的能量需要量为2000卡左右,含添加糖量不能超过一天总热量摄入量的10%,也就是在2000卡的饮食中摄入添加糖的上限是200卡(1克糖含有4卡的能量),不能超过50克糖(约10小匙)。
 
另外,目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是在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基础上,同时限制纯糖类的摄入,主要是因为添加糖类在体内吸收很快,并且摄入量很难控制,容易超标。例如,一瓶可乐(含有250大卡的热量、大约50克糖)喝进去,一天的添加糖摄入量就几乎超标了。
 
专家表示,预防抑郁症的最好办法是尽量增加保护因素、避免有害因素,糖的摄入量就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过量摄入单糖会使情绪紊乱的发生风险增加。如果长期精神沮丧并且摄入的糖较多,应特别警惕。
 
伊拉迪则建议,抑郁症患者应该减少摄入糖分,多吃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等,这样对心理健康更好。研究人员推荐了美国心脏病协会的一个标准,即每日摄入食物中添加的糖不超过25克。
 
不过,也有临床医生觉得紧张情绪的时候,可以适当吃糖,因为糖类食品能提高脑部色胺酸的量,因而对脑部有安定的作用。伊拉迪表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没有一种方法适合所有人,人们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确定膳食搭配。
首页
电话
联系我们